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关于西湖景观建设的一点美学思考

来源:城市建筑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关于西湖景观建设的一点美学思考李昆山杭州西湖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它那秀丽的景色从来令人神往。古人诗云;“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

关于西湖景观建设的一点美学思考李昆山杭州西湖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它那秀丽的景色从来令人神往。古人诗云;“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游人置身其间,无升于置身天然图画中。然而西湖的天生丽质却给建设带来困难。一个尖锐问题就是:在这样美丽的自然景观近旁,例如在湖滨或邻近的城区能否建造现代化的高层建筑?这种建筑是弥补不足,使山水增色,还是违背美的规律,破坏西湖的韵味与和谐?这是一个难题。它使不少专家愁思满怀,歧议纷纭,莫衷一是。当然,这种状况不能不使有关部门决策迟疑,进程延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湖和杭州的景观建设。要回答这一问题确也不易。因为它要牵涉景观美学的许多问题。例如,自然景观与都市建筑的关系如何?传统风格与现代风格如何统一?人们对这些问题见解不同,其最后结论也必然两样。笔者对滨湖的现代建筑持积极肯定态度。下面仅从两个方面谈点肤浅看法。;(——)要解决滨湖建筑的难题,首先碰到的就是自然景观与城市建筑的关系问题。如果认为西湖景观必须保持纯粹的自然特色,在滨湖区的城市树起高层的现代建筑会使人工造物显得过于突出,天然风味受到压抑,影响原有色调与和谐,那么这种建树当然是不适宜的。不过以笔者愚见,如果人们换个视角,如果从风景城市的特殊规律与要求出发,那倒应该承认,城区的人工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协调一致,恰恰是增进它们审美价值的必由之路。这里关键是如何理解、把握西湖景观的性质与特点。自然景观具有的是自然美,这种美主要依赖自然物的色彩形态这是不错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写的是自然物的生命美、色彩美,。来疑江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写的是自然物的音响美、动态美。黄山美在于奇松怪石,苍山云海,桂林美在于秀丽山峰,碧绿江水。这些现象造成一种看法,即认为自然景观似乎与人工建筑天生有一种互相。O-中中+e.ooe.oo中心中心中个令+++中心.O.中中心-O(令.O真心中心++⑩许钦文致萍荪的信。@钱君饲《陶元庆沦》。@贺玉波《忆画家陶元庆先生0真@鲁迅《当陶元庆君的绘画展览时》。@鲁迅《集外集拾遗·<陶元庆氏西洋画展览会目录>序》。·9$·排斥的倾向,其实这种看法并不全面。从本质看,自然景观所以美,所以引入注目,正在于它与人的联系,在于它宏观或微观地构成人类生活的有机环节,从形态看,它与生活的联系存在不同方式,形成不同类型,这些类型各有特点,·其要求是并不一致的。较为典型的自然景观是保持原貌而略加人工斧凿。所谓云海茫茫,绝壁千仞,惊涛拍岸,林海苍深,鬼斧神工,气象森森,皆此之谓。其特点是自然压倒人工,人工融于自然,自然景观相对独立于社会生活。它们虽然留下了人类智慧的痕迹,打上了人工创造的烙印,但在总体上却以天然风韵卓立于世,以其野趣吸引人们。这类景观的确贵在自然,应该尽可能保持原有的气氛和色调。如果过多建树,滥施斧凿,那是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的。第二类是用人工创造的方式将自然景观引进生活,使它与人工造物互相融合,成为生活的一个部分。这种景观虽然仍以自然物的色彩、质地,线条,动态或静态的空间形式使人赏心悦目,但由于在根本上它只是对自然的一种人工模仿,加之受人工造物包围与渗透的态势,·其天然色调受到严重压抑,生活气息与意味较浓,在本质上只是社会环境的一种延续和扩大。例如苏州园林虽然有山有水,曲折开朗,或林木森郁,或繁花茂盛,自然意趣巧夺天工,但实际上不过是住宅的一种延伸,不仅存在于都市建筑的重叠包围之中,而且园中也能容纳亭台楼阁,它对人造建筑反倒有着一种极大的依存关系。.第三类是依山傍水结庐聚居,使人与自然相平衡,造成一种特殊风貌的统一体。这种统一体不同层次各有不同结构。所谓危峰障日,乱壑奔江,石屋悬于木末,松堂开自水滨是其初级形态。山环水漩,茂林修竹,村落聚散,阡陌交错是其进一步发展。而半壁江山半壁城,远黛浮空,断山衔月,楼阁峥蝾,市井繁嚣;,则是其极致。;杭州应该归属哪一类型呢?以我看,它作为一个风景城市,应属第三类中的典型形态。这一形态有两个鲜明特征;第一,都市建筑与自然景观并重,各有内在体系、功能结构、个性色彩。人们必须尊重它们不同的规律,尤其要维护自然景观的相对独立地位,保持它的格调韵味,不能让自然风光消融到人工造物的海洋中去。第二,都市风光与自然景观又休戚与共,连成一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要使总体美观,必须使两者协调连接,彼此衬托,交相辉映。以杭州的历史与现状看,这种特点是十分醒目的。杭州的基本态势是西南面青山绵延,江湖闪耀,东北面千年古城,气势磅礴,长期来名自独立,又融会交错。从自然景观看,它以西湖为核心,以西部群山为后盾,通过虎跑路沿途的各个景点,与钱塘江的壮阔景色浑成一气,形成一大片以自然山水为主体的绮丽风光。但与此同时,城市不仅从南北两路伸出了拥抱的手臂,它还以巨大厚实的胸膛压迫湖滨,中间并不存在隔离或缓冲地带。这就使都市与景区难以割裂地连成了一体,使人无法离开城市建筑而孤立地看待景区。宋代词人柳永的亡望海潮)曾艺术地概括了这一特点:。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竟豪奢。重湖叠嗽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厂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这种景色不是小园香径,斜阳深园,高台树色,槛菊拢烟,不是孤村芳草,斜日杏花,兰芽浸溪,暮雨子规,也不是秀岭奇松,幽涧修篁,野渡横舟,寒江垂钓,而是重湖叠嗽与十万人家,云树怒涛与风帘翠幕,烟柳画桥与珠玑罗绮,自然清韵与都市繁华的统一。这种风景、城市并重统一的格局,既能使人体味自然山水的幽致,又能领略城市生活的热烈,它与封闭壅塞掩没于!,钾,都市的微型园林,以及疏于人烟、苍茫冷峻的荒景野趣都是不同的。我认为,象杭州这样风景城市既然其形态结构和要求比较独特,那么为了提高它的美学价值,采取的施措与方法也就不同一般了。人们既不能将它视为微型园林,让它淹没于都市建筑,也不能将它混同于荒景野趣,使之与都市建筑对立。正确方针恰是在两方面同时作出努力,即一方面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景观建设,使江山变得更为明媚,另一方面使城市建筑符合美的规律,并使之与自然景观融合统一。很显然,在这里改变与自然景观相衔接的,以至整个城市的旧观,增加富有现代气息的悦目的新建筑,并努力做到设计新颖,造型生动,线条挺拔,色彩鲜明,富有魅力,这非但不是破坏自然景观,相反倒是使之受到衬托,并决定整座城市审美特征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我们看到,在现代城市的建设中,凡按这一要求去做,其效果一般都是较为理想的。青岛面对蓝天大海,条件得天独厚。然而当它还是一个荒僻的渔村时,这种宜人风光并不为世人注目。现代青岛的美得益于自然,也得益于城市。它那布局合理、对景科学的人工建筑,沿山起伏、变化丰富的轮廓线,与绿树相间、蓝天碧海相映的黄墙红瓦,不仅使自然景观显得更有生气,也使城市整体显得悦目动人。香港小山崇峙,大海环抱,环境原也不错。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它的建筑壅塞杂乱低矮破旧,不仅没有美观可言,甚至使山水也为之失色。现代香港的高层建筑虽然过于密集,失之于艺术布局,但它那挺拔的雄姿与蓝天大海相谐和,造成一种壮美,衬托加强而不是破坏了自然景观,这是一目了然的。其他城市能够做,杭州为什么不能傲?我觉得长期以来人们在西湖景观建设上存在一种倾向,那就是往往片面强调它的自然特色,将它看成一个孤立封闭的系统,仅从自然景观的本身去进行思考筹画,这显然是不够辩证的。这种认识的实质是将西湖景观与黄山等第一类景观混为一谈,忽视风景城市的综合性,忽视自然景观与都市建筑的统一关系,将自然与城市建筑对立起来,看不到这种建筑对西湖景观的重要价值。应该说,这种认识也是造成破烂城市与美丽西湖鲜明对比的重要原因之一。有鉴于此,改变旧有观念,树立全面观念就很有必要了。继续加强湖区与自然景点的规划与改造固然必要,但从实际出发,杭州与西湖的景观建设重心应该放在城区与景区的关系,放在城区改造以及城区建筑与景区的统一上。当务之急是将滨湖地区列为重点,拆除破旧丑陋的房屋,建造造型美观、色泽鲜艳,统一构思、错落有致、各有特色,富有观赏价值、可以与湖光山色辉映交融的建筑群体。然后逐步向内推移,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造老城,从根本上改变城区的观瞻。我认为这样做不但不会影响自然美,相反,恰恰是抓住了杭州特点,按照美的规律办事,其结果是必然极大地提高西湖与杭州的美学价值。(二),要解决滨湖地区的建设难题,其次碰到的就是传统风格与现代风格如何统一的问题。无可置疑,西湖景观就它作为一个独立、完整、封闭的体系看,有其历史积淀所造成的内在格调的统一性。这一体系由山水草木的自然景观与人工园林、宗教建筑的人文景观组成,各种因素融于山水,浑然无间,和谐悦目,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西湖周围的山不象三峡那样森严冷峻,黄山那样挺拔雄奇,它绵延起伏,线条柔和。这种山配之以杨柳拂岸、绿波轻漾的湖水,给人的感觉是明媚清丽,有如仪态万千的美人,观之令人忘俗。这种山水问以黄墙碧瓦的古·107,刹,古色古香的亭台,曲径通幽的庭园,形成二种特有的意境和风格,其主调是幽雅,闲逸而富于古趣。如果在此统一的景观边缘突然升起幢幢高楼,这些建筑现代格调的线条,色彩、造型、庞大体积和热烈气氛,是否会与它固有的格调相冲突?是否会破坏自然景观的宁静悠远的趣味而使它过于都市化、现代化?这是又一难题,也是令人担心,引起争议的焦点之一。不过以笔者浅见,人们对此问题是同样不必过于忧虑,看得过于严重的。第一,人们对传统风格应该有一种开放的,较为通脱的态度。格调从来就不是一种凝固僵化的东西。它虽然在一定历史时期具有某种相对的质的稳定性,;但如果从历史角度考察,它又是一种流动的,始终处于演变中的因素。从世界范围看,几乎所有名城都在发生急剧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一方面,人们珍视传统文化遗产,留连古旧的城乡风貌,小心翼翼地维护着残墙断柱、曲巷荒坟,以低回的旋律沉思历史,另方面则以高昂的热情和最新的科技手段,创造新的现代生活环境,雄心勃勃地追求着高层次、大跨度、光亮新奇,以崭新节奏开拓未来。有哪一个国家、民族还单纯片面地沉缅于历史传统的吟赏玩味,而拒绝变革进步呢?以巴黎说,它是世界上历史文物最为丰富的城市之一,有着圣母院、卢浮宫等许多著名古建筑。然而勇于创新的法国人从来没有一味留连过去,让历史缠住手脚,而是以雄伟气魄和锐于进取的精神,在巴黎建设起象蓬皮杜中心和世界最先进的科学工业城这样第一流建筑。英国东南部的滨海城市布赖顿!,向以风光著称,每年吸引成百万的游人。这个气候温和、景色宜人的城市,从1750年起就是重要的疗养中心。英国的达官贵人和王室成员往来其间,城市建筑与环境布置,符合古代贵族的欣赏要求。例如1822年建成的布赖顿行宫就采用印度莫卧儿皇宫的形式,高耸的塔柱,尖拱式的门洞,蒜头式的屋顶,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当代布赖顿尽管热心保护文物,但同时又大踏步地跨入现代城市的行列。它建设起的许多新建筑,如布赖顿会议中心,文娱中心,快艇码头、各种球场和体育设施等,具有强烈的现代风貌和色彩,有谁又能说它们不是增加而是破坏了布赖顿的美丽姿色呢?就是从西湖景观的本身历史看,它的格调也不是凝固不变的。西湖最早不过是一个荒凉的天然湖。荒坟野树,水村渔市,意味萧疏。后经长期整治,面貌日新,渐成佳境,但芦花成片,白乌成行,渔舟往来,终不脱野趣。随着佛教隆盛,寺庙建筑渐多,于是宵钟暮鼓,香烟氤氲,信徒踊跃,佛事兴盛,到处协漫着一种神圣而神秘的气氛。南宋建都,加之城市经济繁荣,豪门右族占地造园,楼台亭阁,辉煌夺目,士女杂遝,罗绮如云,西湖又涂上一层人间富贵的色彩。当宗教建筑与士大夫阶级的园林建筑最初涌现时,无疑都是对原有格调的一种变革,一种突破。它们必然打破原有的氛围,造成一种新的格调,使人们心理一时难以承受。但是随着时间流水的不断冲刷,人们心理上的棱角被磨平了,不平处变得熨贴了,新旧格调逐渐融合,园林寺庙仿佛天然就是山水的一种配景,彼此完全浑成一种新的统一的风格,实际上这不过是时间老人的一件杰作罢了。对现代建筑也应作如是观。在传统格调的西湖景观边缘树起新格调的高层建筑,这对相对平衡的心理感受,当然会是一种冲击,但我认为只要人们能将新旧建筑的关系处理得当,加上空间的缓冲,时间的淘洗,格调上的差异与断裂终会逐渐弥合、消融,人们对一种新的统一风格也终会接受,并从中感受到一种新的喜悦的。·第二,就西湖本身的特点说,就近建造高层建筑也未必就会产生格调上的危机。必须看到,西湖景观的传统格调主要是由各个景点的宗教园林建筑配合自然山水造成的。这些星罗.1Q1.


文章来源:《城市建筑》 网址: http://www.csjzbjb.cn/qikandaodu/2020/1124/1152.html



上一篇:谈论城市建筑与城市景观的关系
下一篇:综合利用好 遍地都是宝

城市建筑投稿 | 城市建筑编辑部| 城市建筑版面费 | 城市建筑论文发表 | 城市建筑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城市建筑》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