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恢复力、弹性或韧性?—— 社会—生态系统及其(5)

来源:城市建筑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注:图中不同颜色及百分比的表示含义同图6。 5.3 不同研究领域发表论文中不同译法使用频次分析 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图9,图10),我们发现,农业领域中

注:图中不同颜色及百分比的表示含义同图6。

5.3 不同研究领域发表论文中不同译法使用频次分析

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图9,图10),我们发现,农业领域中采用恢复力的文献占该领域resilience研究总文献数的95.83%,占绝对优势。对于灾害与公共安全、生态环境、旅游等研究领域来说,恢复力占大多数,弹性占小部分,其他译法较少;采用恢复力的文献数量占各自领域总文献数的2/3以上,而采用弹性的文献数量不超过各自领域总文献数的1/4,可见在这些领域恢复力的译法也占主流地位。经济领域与管理领域中采用恢复力的文献占各自领域总文献数的87.50%与50%,占较大优势。对于城市领域来说,弹性译法占比最多,为53.97%,韧性与恢复力译法次之,分别为22.22%与19.05%;从该领域文献发表时间看,采用恢复力的文献发表时间主要集中于2012年以前,2012年以后该领域几乎不再采用恢复力,弹性与韧性成为主流译名。其他领域的文献发表文献数量较少,且各种译法大多比较平均。

图8 恢复力、弹性、韧性翻译文献数量随时间变化趋势图

图9 不同领域中不同译法的使用频次分析图

图10 不同领域中不同译法的文献数量随时间变化趋势图

6 结论与讨论

6.1 resilience一词统一成韧性最接近其学术定义内涵的主流认识

笔者认为,resilience一词翻译成韧性则更为贴切,理由如下。

虽然R1层面上学术概念的认识,确实强调系统从干扰中恢复或弹回到原有状态的能力之意,所以把resilience一词翻译成恢复力或者弹性最合适。但是,如果我们回顾resilience学术定义的整个发展历程,resilience一词目前已经不再强调系统的恢复能力或弹回能力,而是更加强调R2、R3的概念——即系统阻止、抵御、吸收、适应外来干扰而保持自身基本结构与功能的能力[2,37,38]。甚至,一些学者在研究了社会—生态系统领域后,对于resilience的学术定义对系统是否有均衡状态也存有质疑。这类观点认为,系统并不存在均衡状态,而是一直在不断变化与调适,因此原来状态本身就不存在,所以恢复也无从谈起[11,24]。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把resilience一词翻译成韧性则更为贴切,翻译成恢复力或弹性反而欠妥。

事实上,对于社会—生态系统来说,生态系统健康需要在自然与资源管理方面展现连续的正向的演替——主要表现在生产力、还原力、安全性及多样性的持续提升;而社会健康则需要借助人的力量,人类可以通过具体的生态实践和深刻的反思增长生态实践智慧[39],促使社会朝着更具有生命力的方向发展,这其中蕴含的承受力、适应性、稳定性等与韧性学术内涵不谋而合。从生态智慧角度来看,把resilience翻译为韧性较为适合。

另外,从国外社会—生态系统及其相关领域关于resilience学术概念的文献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R1层面的定义数量比重较少,也不是目前的主流认识;而R2与R3的定义在整个resilience 学术概念中占有很大比重,并逐步成为目前学术界的共识。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看,我们认为resilience 翻译成韧性反映了当今对其含义认识的主流理解。

我们再回溯到resilience在国外材料学领域中的起源定义以及霍林在1973 年发表的定义,可以看出resilience的基本含义自一开始产生以来,强调的就是抵抗外来干扰而不损毁之意,相比于恢复力与弹性而言,韧性的中文语义更接近于其学术内涵。

6.2 国内不同研究领域里resilience不同译法的原因分析

国内文献将resilience翻译为恢复力、弹性的居多,翻译成韧性的较少。通过对国内文献的阅读,笔者认为造成这样差别的主要原因如下。

(1)受字典字面意思的直译影响。大部分英文翻译字典都把resilience一词翻译成恢复力或弹性,国内的英汉字典也多作此译法,因此国内学者在引用或翻译resilience一词之初,就会很自然地将其翻译成恢复力或弹性[40]。

(2)对resilience学术定义的翻译文献最初来自于生态环境领域,当时将其翻译成恢复力与弹性,因此翻译成恢复力与弹性逐渐变成了约定俗成,也影响了后来其他领域及学者对resilience一词的翻译。

(3)工程层面上R1学术定义确实也较为强调恢复与弹回的含义,强调resilience是受干扰后向平衡点的恢复,这样的观点影响了一些国内学者,因此翻译成恢复力或弹性也就顺理成章。

(4)2012年,译为韧性的文献开始出现,表明已有学者开始认同国外对resilience学术定义为R2与R3的主流认识,意识到恢复力或弹性翻译不太合适,因此改变了过去约定俗成的翻译。此后,译为韧性的文献数量虽迅速增多,但是由于开始时间比较晚,韧性翻译的文献数量在总量上还较少。


文章来源:《城市建筑》 网址: http://www.csjzbjb.cn/qikandaodu/2020/0909/749.html



上一篇:骑行在亚洲:开辟可持续发展新道路
下一篇:街头野菊(外一章)

城市建筑投稿 | 城市建筑编辑部| 城市建筑版面费 | 城市建筑论文发表 | 城市建筑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城市建筑》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